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去年11月开始,港股进入what to buy and what to avoid期,相信牛皮市仍将维持好一段日子。今天投资策略是在动荡不安的股市中搵出有价值的股份,在胡言乱语的市场气氛中保持真知灼见。小投资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对的,只有在转角市才出错,醒目资金经常追随趋势及利用止蚀盘去局限风险。股神箴言:“投资成功,不在乎你追随群众或和群众对着干,而是你的分析是否正确。”

去年新兴市场股市平均升幅104%、成熟市场股市平均升幅73.3%。不少新兴市场股市同原材料价格有关,故全球工业生产改善前,原材料股必先行上升。反之,去年8月起成熟市场股市表现超前新兴市场,因为原材料价格(例如CRB指数)进入调整期。

资金回流美国支持美汇

基金手上现金比重由一年前的6%降至3.6%,代表基金经理已过分乐观,对风险戒心大减。在此水平下,股市如何更上一层楼?毕巴顿认为,美股最少还有10%上升空间。A股去年8月进入超买区后下调,恒指去年11月进入超买区后下调,今年3月美股进入超买区后又如何?八十年开始透过资产升值去增加债务因而产生的GDP高增长期,到2008年已结束。ISI集团估计,今年第一季美国企业纯利较去年同期升38.8%,第二季升42.4%、第三季升36.8%、第四季升30%,即2010年全年美国企业纯利可上升36.1%。如上述估计正确,今年美国经济应不虞出现双衰退,但GDP增长率又能否支持目前美股P/E水平?

美国zf通过9400亿美元的医疗改革法案,代表未来财赤无法收窄,不利债市。不过,资金正由新兴市场回流美国,支持美汇上升,因为美国及欧洲经济在渐渐摆脱衰退。通胀初期人人喜爱,zf透过增加货币供应令股市上升,同时CPI升幅温和,例如2003及04年;然后渐演变成2007年zf为压制CPI而一再加息,最后引发楼价回落及次按危机,出现2008年大跌市,之后人们又恐怕通缩大于通胀……。2009年3月zf开始再膨胀政策,最早开始再膨胀政策的是北京zf(2008年11月),A股上升亦最早结束(2009年8月),为时共九个月。美国去年3月批出量化宽松政策,至今年4月1日结束。

1980年4月2日(至今刚好三十年),邓小平就内地住房问题发表了讲话,内容如下:

一、过去内地实行低工资政策同时推行公房低租金制度,主要是为解决中国人民居住问题。上述公房由zf和单位建造并承担维修保养费用,结果令中国人均住房由1949年十点八方米下降到1978年六点七方米,而且房屋愈来愈残旧。

二、从1982至84年以常州、郑州、沙市、四平作试点把公屋出售,自1985年起再把经验用在其他城市。1986年上海、广州两市首先进行有偿转让土地法;1987年扩展到深圳、烟台、唐山、蚌埠,并进行“提租补贴”试点(即公房可以加租)。上述经验用作制订1988年七届人大“修改草案”,明确土地可以有偿转让及物业可用作收租。

三、1988至98年上述修改法案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推行。1988年2月25日发布国务院十一号文件,包括公房可以加租、出售及实物分配,实行住房货币化。

四、1997及98年在上海朱两次讲话中提出加快住宅建设,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消费热点。许多城市便引入外国不少方法,例如土地拍卖等,引发全国房地产热潮。

不少人以1998年作为中国土地发展的分界线,情况有如1967年前后的香港物业市场。1967年前,香港房地产发展杂乱无章,经一连串改革后,香港房地产开始规范化。中国房地产由1998年至今已繁荣十二年(2000至03年为回落期),以美国例子,地产繁荣期一般可长达二十二年。换言之,中国房产仍有十年好景(虽不排除有短期调整)。

地产商沿西铁建“生地”储备

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?诺贝尔经济学得奖者斯蒂格利茨认为,中国和美国不一样,主要是负债并不高。不过,过去一年中国新增房贷是2008年的五倍,令房地产相关信贷占总信贷20%,已到了警戒水平。

日本野村证券董事长氏家纯一认为,在日本泡沫时期,房贷及建筑亦只占银行总贷款25%。资产价格急升同时伴随货币供给扩大和信用扩张,尤其是对房地产部门的信贷扩张,就是危险讯号。中国应从八十年代日本资产泡沫中吸收经验,以免资产价格本身变动对经济造成破坏。

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这些大城市房屋空置率已超过10%的国际警戒线,担心房地产市场泡沫不断扩大,最终可导致社会不稳定。

根据伦敦商学院(London Business School)资料,1955年如投资1000英镑在物业上,到2006年高峰期市值50万英镑。古有明训:有土斯有财。本港地产发展商如新地(016)早在七十年代初期已投资沙田一带的“生地”(Raw Land),并改为住宅及商场卖出去或收租,然后逐步向新界其他地方购入“生地”……。恒地(012)过去在上水、粉岭一带购入“生地”,然后是将军澳……。长实(001)买入港灯(006)后,将发电厂土地改为商住用途,买入和黄(013)则把造船厂土地改为商住用途、货仓土地改为商住……。过去十多年,内房股亦将“生地”改为商住用途而发达。今天本港的巨富,十之八九同地产有关。

不过,各位千祈不要乱买“生地”。我老曹不少朋友在1997年前大量买入大屿山土地,以为新机场落成后便发达矣,但至今买入的土地仍是烂地一片,因为特区zf并冇发展大屿山的打算。新地及恒地策略成功,是跟着zf的交通网络去发展,例如狮子山隧道通车之前收购沙田的“生地”;火车电气化之前收购元朗、上水、粉岭一带的“生地”。恒地在地铁未建至将军澳之前,已先一步在将军澳建立“生地”货源。到今天,地产商又沿西铁一带建立“生地”储备。

在内地,亦可以跟着大城市内的地铁扩展而建立“生地”储备。至于二三四线城市发展,便可跟着高铁走。例如今天在沈阳买入“生地”,然后将之建为商住物业,才是隐蔽的宝藏,一旦打开,可带来无穷财富。

去年中国正步入类似2003至06年的美国地产上升潮──即因利率下降而引发的置业狂潮。所不同者:甲、内地买楼先付楼价30%(第二间50%);乙、贷款没有证券化,因此银行贷款时小心谨慎;丙、没有职业者无法获贷款。虽然今年zf已严格限制,但楼价并没有因而下调,二三四线城市楼价继续上升。今年第二季起应否开始收集内房股?我老曹认为,在内地应该不会出现“次按危机”。

2000年美国科网股泡沫爆破至今已十年,大部分科网股股价至今仍无法升穿2000年水平;2007年10月金融股开始回落,到2009年3月跌幅达84%,其后虽然反弹145%,情况仍有如2002年10月至07年10月的科网股,反弹完成后再无力进一步向上。金融股“Beta系数”上升,代表扩大波幅而非升幅。去年3月至今金融股的良好表现,只是2008年过度超卖后的反弹,而非上升趋势开始。

美促人民币升值保护主义作祟

2005年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30%。2005年8月起中国zf亦让人民币逐步升值,到2007年次按危机前人民币已升值22%,直至出现次按危机后,人民币才停止升值。2008年11月中央zf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,令中国股市率先好起来。今天美国又再要求人民币升值,但美国经济真的可以藉此好起来吗?1985年8月至94年7月日圆升值200%(由250日圆兑1美元升到80日圆),美国贸赤有冇减少?1994年1月上海朱决定让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并轨,是因为当时人民币没纪律地贬值,并认为人民币升降应以中国利益为首先考虑因素。如美国zf认为人民币值太低而抽25%惩罚性关税,咁过去几年美元兑加元贬值40%,加拿大zf是否亦应向美国征收40%惩罚性关税?过去一年英镑兑美元跌25%,美国为何没有向英国抽25%惩罚性关税?上述言论百分之二百是保护贸易主义。作为自由贸易主义盟主的美国,更不应以此为胁。

美国贸赤年年扩大,是因为美国人有先使未来钱的习惯。中国外贸年年盈余,则是因为中国人有积榖防饥的习惯。此乃民族性使然,同币值高低无关(日圆由360升至90兑1日圆,日本仍出现大量贸盈)。过去四十年证明了外贸赤字或盈余同该国经济盛衰关系不大(例如日本年年贸盈,但过去二十年经济如何?)今天对GDP最大影响是消费,一旦消费下降,经济衰退便来临。一个国家只有在经济发展初阶,外贸盈亏才占重要位置。一如1967至87年我的薪金加减可影响个人消费,但1987年后是否加薪,对本人消费的影响已不重要,主要视乎股市升降(股票投资得失早已超过一年薪金收入)。到1997年后,连股市升降亦不再重要,因为股票投资只占全部投资30%,其余已分散到房地产、外汇、债券及黄金方面。相信国家亦一样,初期影响经济盛衰是外贸,然后是股市及房地产,最后是热钱流向。由于美元已取代黄金成为环球各国储备,当美元泛滥时,全球亦不得不跟从。当美国经济出现萎缩,便引发全球金融海啸。

去年3月起,美国zf再次推跌美元汇价,目的是希望“重新平衡世界经济”──即中国增加消费、减少出口,美国增加出口、减少消费。然而,今年2月中国出口大升45.7%,美国财赤则达2209亿美元,为历史上最巨!世界经济不但没有重新平衡,反而进一步走向极端。

德国拥有全欧洲最高的储蓄率(约10%),相信亦是全欧洲拥有最低自住物业率(只有43%)的国家之一。在德国置业,银行一般要求先付楼价50%;反之业主欲加租则十分困难,因此大部分德国年轻人对置业兴趣缺缺。至于美国人,储蓄率在2007年一度跌至零,却十分喜欢置业,在美国置业更一度出现零首期,一般只须付楼价10%便可。以今天情况看,德国经济较美国正常很多。

马来西亚楼市值得留意

台湾楼价自1992年开始便停滞不前。2008年因两岸加强互通,令台湾豪宅售价再次上升,相信与台资回流有关(九十年代那些去了长三角一带投资的台湾资金回流,当时上海楼价只及台北市楼价六分之一,现在上海楼价反较台北市更贵)。2010年八十坪(约二千八百方呎)的台湾豪宅,每坪卖100万元新台币(约25万港元),相等于每方呎7000港元,只及香港同级豪宅售价的三分一。大陆人到台湾置业者很少,这次上升靠台湾资金回流,能支持台湾豪宅升势多久?木宰羊。

过去十多年,英语区国家楼价皆上升,只有马来西亚属少数例外,皆因1997年亚洲金融(3.03,-0.02,-0.66%,经济通实时行情)风暴时,马来西亚zf曾下令关闭外汇市场,此决定令外资至今对马来西亚市场仍存戒心。过去七年华人聚居的地方楼价皆升,马来西亚又是少数例外,理由是华人在马来西亚受到不公平对待,包括考大学或做生意以至考公务员职位,形成有钱的华人都去晒新加坡。今年1月,随着东盟国同中国贸易协议生效,能否扭转上述局面?2008年马来西亚出口198.7亿美元,中国占9.5%,去年出口到中国升89.8%,估计今年进一步急升。马来西亚50%以上人口是二十五岁或以下,属十分年轻的国家,较印度更年轻。信用卡使用率只有37%(新加坡121%)。今天在马来西亚买楼回报率一般有6厘左右(香港不足3厘),是值得注意的新兴市场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曹仁超

曹仁超

195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曹仁超(原名曹志明),香港最权威的投资评论家之一,财经专栏作家。曹先生现任香港信报有限公司董事。过去三十多年间,每周一至周六在《信报》撰写《投资者日记》,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股票市场和政经局势,蕴涵投资哲学及处世智慧,形成独特的“曹氏风格”,是最受欢迎的作者之一。 曹仁超现为《信报》撰写专栏《投资者笔记》,一周一次,逢周一出版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