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我老曹有自知之明,明白个人的魅力有余,却一直不当老板。因为创立一家公司,除了需要有足够的财力之外,还必须具备领袖性格,加上背后有实质的知识、分析、信息和信念支持才可,所以我宁愿凭借投资致富。

性格决定一切。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,就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。不论是成功的企业家或是成功的投资者,大部分都拥有许多共同的特征,例如他们性格谦逊、坚毅不屈、处事理性冷静,并且深谙”闷声发大财”的道理。在金融市场里,说话说得最响最亮的一位,可能内里最空无一物。否则,又何须以偏激的言论去吸引别人的眼球?

剖析曹仁超

我老曹虽然不是当大老板的好材料,却具备成功投资者所应有的性格特征,包括低调谦逊、充满好奇心、思考独立、知所进退,并能时刻保持平常心。

英谚有云:”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sound.”(空桶响叮咚。)广东人也常说”无声狗才会咬死人”。而声气愈多的人,通常本事愈小、赚钱也愈少。

赚大钱的成功投资者,一般都是性格谦逊的人。他们通常过着略带点朴素的生活,例如比尔·盖茨和巴菲特最爱汉堡包和可乐,而不喜欢山珍海味。前者爱穿休闲便服和运动鞋等简单衣着,后者一直住1958年买入的老房子、开凯迪拉克DTS老车;两人都不打算把大部分财产留给子女,并合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。

成功的投资者不是特别喜欢低调,而是性格低调者往往较易成功。他们往往遵行”闷声发大财”的训导,甚少在公开场合大发伟论,因为”多说多错”。

读过《圣经》的人都知道,当日耶稣骑驴往耶路撒冷时,被称作”以色列的君王”。众人把衣服和树枝铺在道上,拿着棕树枝热烈欢迎他进城。21日后,同样的一群人却大叫”Crucify him! Crucify him!”(钉死他! 钉死他!)是故不可活在别人的掌声之下,因为今天为你鼓掌者,下一刻便想钉死你在十字架上。

在投资世界中,声音最响最亮的一位,内里可能空洞无物,因为只有输家才会言论偏激、性格鲁莽。

坦白说,本人若非身处传媒行业,也会选择不吱声。事实上,2003年以前我几乎不在外界露面,其后因媒体生态改变,才不得不开始下海,撰写财经书,参演有关理财的舞台剧及举行投资讲座。这些活动的目的只是”制造声音”(make noise)而不是”赚钱”(make money),可以增加自己和《信报》的知名度,却对赚大钱一点帮助也没有。

永远求知 检讨失败

成功的投资者,通常都有强烈的求知欲,永远都会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、金融市场走势、行业发展前景,以及投资对象有透彻的了解。他们在自己领域内学习,从书本上吸收知识,从别人成功的例子中学习秘诀,更从别人失败的例子中汲取教训。

只有成功的投资者才会研究市场涨跌的个中因由,然后预知其果;普通散户却只见开花结果,而不知辛勤耕种。

熟悉我老曹的读者都知道,本人天天阅读数十篇外国的文章,广阅中外投资书籍,然后加以思考,希望从中找到未来的投资大方向。跟别人不同的地方是,我对自己的失败也充满好奇心,并会尽力检讨犯错的原因。

1974年我老曹下注和记企业(已除牌),犯下很多人都犯过的错误。第一,我错在用过往业绩去分析未来。1973年以前的和记企业的确是间非常出色的公司,当初我老曹将和记过去五年的年报翻完又翻,才决定由每股7港元开始买进,愈买愈跌,一直买至2港元,累积购入10万股,用光手上的50万港元资金;最后和记的股价竟跌至1港元。

1975年,和记宣布旗下的子公司Alltrack于印度尼西亚经营出租Caterpillar建筑用机械业务,劲蚀3 000万美元,须汇丰注资1.5亿港元挽救,才可生存下去。

Alltrack是和记旗下300多间子公司之一,此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并未刊于年报之中。投资者事前根本想不到一间小小的子公司,竟可拖垮整个集团。一粒老鼠屎已可将一煲靓汤完全毁掉。自此之后,我老曹便不再信奉价值投资法,转而改信趋势。

第二,我错在一直以其每年每股派息0.35港元来计算和记的股息率。若我于7港元购入,即股息率5%;3.5港元买进,则股息率达10%,但是我却忘记公司是可以不派息的。

最重要的一点,是我在和记身上学会nothing is too big to fail(没有什么因为太大就不会失败)。如今连房利美(Fannie Mac,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)、房地美(Freddie Mac,美国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)都可以被托管,还有什么是too big to fail?

独立思考 相信自己

今日社会信息爆炸,获得信息的成本十分便宜。投资者只消打开报章、开启收音机、看电视或上网,已可获得大量信息。别人的意见和分析方法,虽然可以听亦可以学,但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。

投资者应该只信自己、不要信别人。在金融市场里,既无先知亦无专家(不论是外国专家还是土产专家),只有输家和赢家。

一般所谓的”专家”,其实跟你我一样都是常人。他们只有分析能力,而无预测能力。我老曹无意贬低他人,皆因本人亦出身于证券业,深知自己并无预测能力。我只是想强调,在投资领域里”求人不如求己”的道理。

2007年10月以前,股票分析员个个都有点股成金的本领,证券公司一旦推介什么股份,该类股份便立即升至不清不楚。那时候83%的”专家”都认为股市仍是稳定续牛,说什么上证指数”8000点不是梦”,说什么”海外股市疾风骤雨,大陆A股特立独行”,而不知大限将至;那时候,人人都说2008年8月北京将举办奥运会,股市不可能在2008年8月前塌下来,甚至激情高唱《死了都不卖》。

那时候,香港媒体也在吹捧”港股直通车”,认为内地资金将涌进港股,说港股市盈率应与沪深A股看齐(当年A股的市盈率超过60倍)……

只不过一年光景,不少分析员已重新执位(由甲证券公司转职至乙证券公司)或患上严重失忆症,忘记自己一年前说过什么。2008年10月,他们轻声低吟”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股民买了中石油”,又改说沪深A股受”大小非解禁(限售非流通股解禁)”影响,声称上市公司增发股份是制造”股市血案”的罪魁祸首……而不知下一个A股牛市正在酝酿中。

“专家”们只会随着形势改变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看法,以求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中生存,却很少会公开承认自己在过去曾错看市场,更遑论因而改过。阁下若看不清真相,以为他们厉害无比而行差踏错,便只能怪自己太傻!

真正懂得赚钱之道者,不会轻易教人。故听从什么专家或分析员意见、阅读什么发达秘籍,实在没有多大意义。坊间教人致富的书籍,例如那些指导散户如何赚取一亿元者,作者本人赚到一亿元没有?那些指导散户从A股套利、短线掘金者,自己战胜了股市没有?能够赚取亿万元财富的人,写书兴趣必大减;已退休者则另作别论。

我老曹靠笔耕维生,数十年来俯首甘为孺子牛,默默为读者筹谋献策。若不是人在媒体江湖,我干嘛要教你发达?会写书教人发财之道的人,大部分作者自己都未发达。本人绝无兴趣教人发达,伏案写稿数十年,只为完成自己作为《信报》董事的责任而已。同时自己也很快要退休,才不妨将自己的投资心得公诸于世。

你想发达致富?还是要靠自己。

时刻提防捧杀

炒股票是世界上最难的赚钱方法。不信的话,大可问问一众投资顾问、证券经纪人、基金经理、股市分析员、经济学家及每天在电台、电视台及报章教人如何投资(其实教人如何投机)的”专家”,问问他们自己的短线投机成绩如何?93%是最初赢少少,结果输多多!

Talk is cheap, profits are the only thing that counts.(光说没用,最重要是赚到钱。)

“股市专家”十之八九都是空口说大话(big mouth)。在投资市场内,说到天花乱坠也没用,最重要的是能否赚到钱,例如赚取100%以上回报。牛市之中,人人都可以自夸为”股神”;但当熊市骤至,则大部分都变成牛鬼蛇神。

在股市摸爬滚打40多年的生涯里,我老曹在20世纪70年代亦曾被香港人封上”股神”的称号,亦一度被打成牛鬼蛇神。现在年纪渐大,更怕别人过分崇拜自己,更担心我说什么,他们便信什么。

2009年我因准确预测A股牛市重临,被内地不少媒体夸称为”香港股神”,每每遇上这样的情况,本人便高唱”今天今天星闪闪……”(香港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),立刻”闪人”走避,远离群众,提醒自己凡事处之泰然。今天向我欢呼的群众,明天便可能想钉死我,千万不可头脑发热。

本人的投资分析中,十次之中应该有六次看错。每次回顾过去,我老曹都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。例如在1985年《中英联合声明》签署以后,我应该买多几个住宅单位,但当时担心自己财力上负担不来,白白放弃了大好机会;又或者在1997年应该在英国买多几间屋……

如果我老曹25岁的时候,已经有今日的”智慧”,成就一定较现在大。但智慧哪可轻易获得?每个人都系经一事长一智,必须从失败中获得教训。投资上犯小错无妨,人谁无错?犯大错则可免则免。做错一次是应该的,错两次是不应该的,错三次就是笨得没救了。

今时今日赚钱已是本人的消闲兴趣之一,故对投资得失早已保持平常心。而且我是个知所进退的人,多年来遂可冷静理性地严守”止损不止赚”的投资策略,及早将亏本的投资卖出,把赚钱的股票留住。所以即使偶有错失,也问题不大。

不过,我捱得起的风浪,阁下未必经得起,还是奉劝各位一句:切忌盲目跟风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曹仁超

曹仁超

195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曹仁超(原名曹志明),香港最权威的投资评论家之一,财经专栏作家。曹先生现任香港信报有限公司董事。过去三十多年间,每周一至周六在《信报》撰写《投资者日记》,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股票市场和政经局势,蕴涵投资哲学及处世智慧,形成独特的“曹氏风格”,是最受欢迎的作者之一。 曹仁超现为《信报》撰写专栏《投资者笔记》,一周一次,逢周一出版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