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“一世好运!”曾有好友以四字赠予本人。我完全同意他的说法,虽然自小家贫,但我一生的确颇”好运”。而且我坚信,只要肯努力,好运自然来。

工字不出头

开始打工时,前辈已跟我老曹说”工字不出头”,于是我1969年开始学习投资。事实证明这个说法完全没错。到了今日,我老曹的财富85%来自投资回报,只有15%来自40年薪金减去每年开支而存下来的资金。

当年为了筹集资金投资,加上要花钱”拍拖”,我不但投稿到报社赚取稿费,还在每天3点半香港股市收市后,到股票公司隔壁的洋行打英文信,再到旺角教书,晚上替人补习英文。因为投稿到《明报晚报》(已停刊)获得刊登,认识了当时任职编辑的林山木兄,不但令我半生与报业结下不解之缘,同时更有机会投资《信报》再赚一笔。

1969年我用5 000港元积蓄购买股票,1971年已赚得20万港元,到了1973年更变成50万港元。并非我老曹智慧特别高而是时势造英雄。1970年恒生指数由不足100点上升至1973年的1 700点,上升17倍多。

那些年间,股市风高浪急,我在1971年就因有勇无谋而得到第一个教训。当时我大概读过几本有关投资的书籍,自以为很懂投资技巧,便借贷炒股,结果1971年恒生指数在3个月内由406点跌至278点,跌幅达31.5%。本来只是小数目,但因为自己借贷,加上不懂得止损之道,1971年初赚得的20万港元,最后只余7 000港元。

之后我痛下苦功,一口气啃下很多本有关投资的书籍,拿着剩下的7 000港元,誓要从头再起。到1973年1月,我老曹感到股市已升至疯狂的地步,极不合理,于是便卖掉手上所有股票,套现逾50多万港元。我当时也曾向自己任职的股票公司老板发出忠告,提醒他小心。但1973年1月至3月,股市再由1 200点升到1 700点,老板认为本人危言耸听,在意见分歧之下,竟嘱咐别人接替我的工作。

事业上既然被投闲置散,我又不准备入市炒股,见有大量空闲时间,想想倒不如结婚好了。我花掉10万港元举行婚礼,再用15万港元置业,又与太太到菲律宾度蜜月。

那次蜜月旅行,是我老曹第一次坐飞机,现在回想起来实在很好笑。我带着一部名牌相机、一部8厘米摄影机(重量不轻)、3套新西装、20卷彩色胶卷(当年香港仍没有彩色冲印服务,回港后要寄回日本冲晒),到马尼拉入住半岛酒店,穿西装游百胜滩,出尽洋相还热得长痱子;再加上背着10多斤重的摄影器材跑来跑去,样子实在古怪。今天已不敢再拿出当年照片给人家看。

其实我老曹根本不喜欢摄影,当年为什么这样做?目的只为告诉全世界:我赚了几十万港元,可以”豪”得起!同样的,今天我老曹遇见一下子赚了几百万港元的年轻人,自以为了不起就胡言乱语,便想起当年自己的怪异行径而失笑。

那一年,林山木兄离开《明报》,邀请我老曹为他创办的《信报》效力。当时我心想:如果继续为《明报》撰稿写文,数十年后我能做到什么位置?如果转投《信报》当开荒牛,数十年后又会怎样?当年《明报》职工已有数百人,数十年后不论公司规模如何,在公司内我可能仍然排名数百;而当年《信报》只有10人左右,数十年后若公司能大规模扩展,在数百人当中,我至少也能排名第十。于是我就决定加入《信报》,后来更投资10万港元入股–这跟我一直鼓吹选股要发掘优质的二线股,实为同一道理。

三十岁前发达 家门不幸

避过1973年股灾,我老曹自以为是投资天才,在股市中可以跑赢其它所有投资者。到1974年7月,恒生指数已由1 774点跌至478点,跌幅达73%,应该入市了吧!当时我选中和记企业(已除牌,即今和记黄埔〔00013.HK〕的前身),从每股8港元开始一直买至每股1港元。结果1974年12月恒指跌至150点时,自己的50万港元投资,市值变成只有10万港元。

今天回想起来,那是自己另一次”好运”。我现在很感谢和记企业,让我在30岁前上了关于投资的宝贵一课。不但知道股市专门收拾自以为是的人,更醒悟到自己的投资知识非常不够,从此学会一句”止损不止赚”,一生受用。那次总结到的经验是:30岁前发达,家门不幸!一生如果总要经历一次挫败,我认为愈年轻愈好。因为年轻时输掉大部分财产,日后仍有很多时间将它赚回来。

屋漏偏逢连夜雨。1974年投资失利,同时我又遭任职的投资公司遣散,困窘之下,差点儿便想自杀。痛定思痛,我决定全身心投入《信报》。1975年我发誓,在自己有生之年,不容许同类事件(因股灾而令投资大幅亏损)再次出现。”止损不止赚”,至今逾30年,我总算平平安安。每次股灾来临时,我老曹都因行使止损的策略,而巧妙地避过一劫。

40年来我老曹读过有关投资的书不少,才知道自己的投资技巧原来很幼稚,深深明白”学然后知不足”的真谛。1981年至1982年的熊市,我老曹投资一样略有损失,但因为及时止损,故已无须惊惶。

到1982年股市低点,我老曹因此有资金大举入市。我学会保存30%现金、只动用手上资金70%的做法,当年投资了约60万港元,直到1997年,这15年所赚的回报,只能说一句:跑赢恒生指数(恒指从1983年至1997年上升23倍)。

1990年我第一次进军海外,动用28万加元在加拿大购入一个住宅物业;至2004年以接近平手的价钱售出,没有赚钱。

1994年我又转到伦敦置业,连续3年共购入10个物业。逐步将股市赚回来的资金中的50%转移到海外,以防万一,成为本人另一次”好运”。这使我不但巧妙避过1997年8月亚洲金融风暴下的香港股市、楼价大幅下跌,更捕捉到英国物业过去10年超过1倍的升幅,英镑对港元的汇率更由10.8升至16。这也令我的个人财富又再翻了一番。

我的趁势创富路再次证明”三分努力,七分天意”。2005年至2008年,我分阶段卖出英国物业。2008年9月3日我终于卖出了最后一间,平均卖出价均高于买入价1倍。由于当年首期只须支付楼价的20%,600万港元的投资收回近3 000万港元。换句话说,10年回报超过4倍。可惜其后英镑在3个月内下跌三分之一,3 000万港元变成2 000万港元,实际获利2.5倍。

要与群众”对着干”

趁势其中一个要诀,是要留意大环境的变化。20世纪80年代影响香港最大的一个因素,是香港政府制定了每年限卖土地50公顷的规定。当年我老曹在专栏中大力鼓励读者投资地产股或房地产市场,自己也积极买入地产股并持有两个住宅单位。1997年7月”卖地限制”取消,取而代之的是”每年供应85 000个住宅”的房屋政策(以往每年供应平均不多于30 000个)。供应突然增加,此时不卖更待何时?

不过,趁势并不只是跟着群众的趋势而行,有很多时侯也要与群众对着干,因为群众在市场拐点出现时,判断往往是错的!例如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,人心惶惶,但纯粹就投资角度来说,却是入市时机!

任何事物盛极必衰,否极泰来,在本人眼中投资只有时机(timing),没有错对!最近十多年,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,1967年至1997年香港经济已经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,下一步会怎样发展?

我老曹做过研究,任何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由最低点至最高点的上升周期,通常是24至27年。东京、伦敦、纽约都是这样。我老曹算过,从1967年开始,香港楼市上升近30年,1997年香港楼市正处在最后红火的时候,加上那时卖地限制快要取消,于是我决定将手上物业和地产股一起卖出。楼市果然在1997年底开始大跌。(其实香港楼市整个上升周期达30年,已经比世界其他大城市长。)

近年我投资的另一得意杰作,是在2000年起大量买入黄金接近1 000两,到2006年年中开始卖出。至2008年卖光所有黄金后,我获利超过一倍。其实,成败得失主要由三大因素决定:对时机的把握,严选投资的对象和地方。2003年下半年开始,我老曹转向投资国企股,2007年卖出,回报率也不俗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曹仁超

曹仁超

195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曹仁超(原名曹志明),香港最权威的投资评论家之一,财经专栏作家。曹先生现任香港信报有限公司董事。过去三十多年间,每周一至周六在《信报》撰写《投资者日记》,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股票市场和政经局势,蕴涵投资哲学及处世智慧,形成独特的“曹氏风格”,是最受欢迎的作者之一。 曹仁超现为《信报》撰写专栏《投资者笔记》,一周一次,逢周一出版。

文章